【三國志戰略版】S14兵戰四時戰史 pk13011 劍雨落重
12/4.冬. 初露劍鋒.

劍雨&盤古丨闢地協助盤古丨開天46小時首開通往西資州-弘農7級關口-翼城.

早上8點發動攻勢,於3分鐘內勢如破竹清掉駐守NPC,
然而,開天小號卻在5分鐘後不小心失誤提早下野,
致使劍雨失去連地在攻城車觸城後回撤,
所幸及時協調,劍雨佔領兩塊地後於8點33分重新上陣支援,
最終以耗時54分鐘,按原定計畫由開天有驚無險拿下本賽區首度扣關的入場券.

同時收到密探來報,原本對手主力所在的兗西軍打算傍晚再求穩進東資州-穎川,
因得知河朔軍早上成功通關進入弘農,
於是為免流失太多擴展領土機會,不得不緊急更改戰略計畫,
並同樣也成功提早於中午順利進入穎川.

 


 


【三國志戰略版】S14兵戰四時戰史 pk13011 劍雨落重

12/5.冬. 河內/弘農南攻防戰.

早上河朔兗西軍分別打通進入北資州-河內的關口.

同時,南陽軍-土匪安樂寨打通7級關口-魯陽進入穎川,
並從穎川往西邊弘農南方無主之地徐徐圖之.


下午京兆軍-小兵家家酒打通6級關口-武關,決定暫避其鋒不與土匪穎川/弘農互拚速度,
撥出一小部隊進入南陽騷擾東軍後方.

晚上河朔兗西軍雙雙星夜奔赴孟津北方/懷縣正中央-溫縣周圍兵家必爭的平原準備展開陣勢.
河朔軍在下午行軍領先接近溫縣時,因未受太多阻撓,
河朔總指揮官觀察到兗西軍似乎有放緩疾行軍之勢,
於是判斷可能正佈防從河內關口-扈城亭懷縣中央-平皋之糧道順暢,
故並未對遭遇的少量小規模突襲進行佈防,而是採取繼續疾行,試圖擴大領先優勢的方針.

晚間9點前後,河朔軍因前日半數以上主力皆遷治所至弘農以便穩定發展,
故決定賭一把,試圖趁雙方立足未穩,先取下已軟性包圍3/4溫縣調度點再佈防的戰略方針.
*遷城機制還在冷卻,48小時內無法二度遷城.

然從下午起,兗西軍逐漸加大突襲試探的力道,不見河朔軍特別對此有所反制;
兗西軍同時藉著晚開小號有48小時免戰無法被攻擊的機制,
派遣眾多探子部隊行軍至河朔軍各處心臟地帶刺探動向.

兗西軍也因此具備更廣的視野並得知河朔軍的攻城意圖,
在準確的時機,除下令自身部隊的衝鋒外,另牽引數波西涼NPC巡守軍至尚未佈防的河朔軍前線,
成功打斷其攻城與持續推進計畫,並反包圍所有必經河內溫縣南下通往司隸的所有路徑.

 

 

12/6.冬.

上午因多數河朔盟友剛遷城無太多發育空間,無力支援前線,從昨日溫縣西側的前線,
持續被兗西軍打退至連接懷縣-沁水縣的碼頭北方.

下午劍雨為預防兗西軍的南北夾擊,將重心轉往沁水縣東北側進行佈防作業,
並在與月卡族爭分奪秒的搶地利中勉強取得上風,完成第一階段的佈防.
沁水縣南碼頭主要交由盤古主力同時進行專心發育與避免被擊穿的任務.

晚上在盤古因遷城冷卻關係尚無法全力反攻,但仍盡力抽調人手,
成功解救下沁水南碼頭以北的前線俘虜盟友,並將兗西軍的主力打退,
爭取到少許重振旗鼓時間,河朔軍目前尚無法有大規模的反撲,
僅僅是先求穩住態勢,再從長計議.

南方的戰事則還未有規模足夠大的發展,
南陽軍早一日入穎川,京兆軍也於今日早晨進入弘農,目前是各自發展的狀態.


 

12/7.冬.

由於兗西軍的不斷衝擊,身為僅120人的黃盟劍雨加上盤古的長距支援,
河內這兩日的前線也僅僅是勉強守成,數度一步之遙被打穿.

因此下午河朔軍內部也產生稍微激烈的討論:
1.當時決定由劍雨先入河內並在沁水縣內遷治所,再由盤古懷縣沿前線包覆劍雨;
初心目的是期望由劍雨擔任前期鋪路工作並扛住前幾波的交戰,而後藉地利發揮快速支援功能,
盤古前期則擁有約一日在弘農相對安穩發展的時間,並在往後陸續遷城厚積薄發.
2.河朔軍本想趁雙方防線尚未建立,協助盤古搶先取得溫縣調動點,以此展開佈防.

只是未料兗西軍反應速度比預期快速,加上新小號的免戰視野,打亂了河朔軍的初步戰略方針.
所以在此討論後,河朔軍共同決議,由劍雨暫時繼續犧牲發育,
並與遠距支援在前線尚無太大發揮空間的盤古先一起守下前線保持不退,
待來日遷城冷卻時間結束與盤古/劍雨立國後,再討論後續發展.

同時,盤古也展開與京兆盟友的討論:若仍無法在河內有所突破,
將一起為從弘農其他關口進入司隸作為備案進行準備.

 

晚間,西軍在討論為確保前線有足夠軍備物資,
河朔京兆盟友皆同意將除原弘農北方河朔盤古外,
再額外劃出一小部分南方地盤劍雨未來發展使用.
然此舉引起馮翊藍盟-戀愛巴士對其被劃分在弘農的地盤因此縮小有所不滿.
盤古為顧全大局避免影響士氣,好聲好氣承諾盡量不動其地盤,算是暫時遏止住茶壺內的風暴.
*此事件可視為往後西軍聯盟分裂的起點.


 

12/8.冬.

河內戰事仍保持膠著,河朔軍算是勉強保持住戰線並未後撤;
東西軍在日間紛紛加大力道佔領空白城市/立國,
並開啟犒賞三軍為攻略司隸備戰.
同時,河朔軍已面臨是要持續嘗試翻轉河內戰況,
抑或是開始著手準備從弘農進入司隸,吸取教訓重新對決兗西軍的兩難抉擇.


京兆軍則被南陽軍穎川入侵至弘農南邊,已失去1/3陸渾縣領土.


 

12/9.冬.

早上,馮翊軍經過整整一週總算進入弘農,開始鋪路與建立機場預計支援弘農南部戰線.
下午,盤古劍雨交接,由盤古全面接管河內沁水縣南下碼頭,
解放劍雨沁水縣/修武縣間碼頭突圍.
此後雙方以軍備競賽為攻略司州做準備為重心,僅發生零星交戰.

 


【三國志戰略版】S14兵戰四時戰史 pk13011 劍雨落重

【三國志戰略版】S14兵戰四時戰史 pk13011 劍雨落重
1210~1214 弘農大致版圖.jpg
*上圖為秦風盟在弘農陸渾縣借南風半夜火燒連營,趁勢截斷東軍補給路線.

12/10.冬.
劍雨利用中午+下午時段,將沁水縣往東突破至修武縣射犬城下,
同時往南突破至原碼頭與修武縣武德城之中間點,迫使兗西主力-飛回援.
飛+月卡族+麥香魚好吃三盟夾擊下,劍雨被迫退還當日一半以上的戰果.

於此同時,盤古因討論後,預期在河內對手有所防備之下,將不會有太大斬獲,
故並未在昨日接收的河內戰線以犄角之勢一同出擊,
而是騰出空間往後方,更改計畫與剛出關的馮翊軍取得聯繫,
開始運送軍備物資,將於明早一同攻取弘農連接司隸的關口-函谷關.
*劍雨本日計畫本來就是牽制在河內的兗西軍,使盤古能抽身往後方進行入司準備.
*原本盤古計畫是抽調京兆任一紫盟合力開司,後因當日出關的藍盟支援距離較近,
於是臨時修改原本安排馮翊軍往南建立機場支援京兆軍計畫,
多少導致紫/藍盟略顯無所適從,
此事件的陣前換將可視為聯盟開始口頭上相互質疑的楔子.

晚上劍雨伺機而動,只要未有三盟夾攻,則持續反推力道,成功於凌晨再度收回下午地盤.
劍雨也將抽調部分資源,計畫於隔日下午協助盤古+馮翊軍攻取洛陽外九級關卡-平陰,
同時預計於隔日下午偕同盤古進入司州往其北面平縣進發.

弘農南邊京兆軍南陽軍打到一度陷於非常不利的地步,
但在小兵家家酒主扛土匪主要衝擊,天堂丨秦風從南邊往北包抄,
加上南陽軍估計應正準備攻略從穎川南邊-軒轅關,未見更大的侵略力道,
故算是成功截斷部分前線土匪與後方亞特蘭提斯+王者天下的聯繫,
減輕了西軍弘農南方的防守壓力.

然而,京兆軍經外交回報,實在抽不開身與河朔軍遙相呼應,
無法及時在明早攻略弘農南邊進司關卡-伊闕關,
此舉將可能為未來司州南邊戰線蒙上一層陰影...

 


 


【三國志戰略版】S14兵戰四時戰史 pk13011 劍雨落重

12/11.夏.司隸爭霸戰.

河朔軍+馮翊軍(機動協助)兗西軍同時於一早吹響入司州號角展開軍備競賽.

盤古劍雨+戀愛巴士協助勢如破竹,
鋪路行軍至函谷關內第一個8級城-榖城,即直接攻取獲得調動點,
下午抵達洛陽外以西-平陰港後由於進度落後,也是選擇即刻攻入,
在此之間也清掉了等級四&五NPC西涼軍各一;
並兵分三路往北-平縣,中-洛陽,南-往伊闕關中介點提早準備與京兆軍會合.
同時盤古劍雨沿路大量遷城,中途可說一氣呵成完全不作喘息.

飛+月卡族+麥香魚好好吃則是因河內戰事取得優勢,擁有地利因素,
但也不因此懈怠,從河內突破孟津港後,提早西軍約一小時取得洛陽外以東-偃師港.


雙方於傍晚再度於司州正中央以北-平縣遭遇,展開了小規模的爭奪,
最終由兗西軍先馳得點奪城,但不及將佈防設置完成,
導致河朔軍(主要劍雨)平縣能持續不斷的削弱其守備力.

夜晚+凌晨時,憑藉盤古之前在弘農相對穩定的養精蓄銳,
整日的推進和遷城速度宛如猛虎出閘,
即使因較遠的路程沒能奪下平縣,仍一如既往不斷往洛陽推進;
則在下午一役加上同樣需處理NPC西涼軍略傷元氣,
且一同支援的月卡族畢竟只是紫盟,
分擔壓力的能力也相對小於當時河朔軍-紅+橘的配置.

此消彼漲之下,兗西軍雖仍成功抵達洛陽城外,但河朔軍也以百里加急之速,
成功消彌了原先的地利劣勢,與其幾乎同時抵達目的,
並在雙方再度交鋒後,在洛陽城下暫時以毫釐之差,河朔軍反壓制了兗西軍一小頭.

司州南邊在近中午時,由南陽軍-土匪盟成功由穎川-軒轅關,
目前已在洛陽東南面-圉鄉港整備兵馬,準備加入戰局.

京兆軍則因過去數日在弘農南陽軍強勢攻打而艱困防守,
無法抽開身進行攻取入司關卡-伊闕關的準備,
直至晚間9點,趁南陽軍因籌備司州戰線,才得以加緊腳步,備妥兵馬物資,
並在晚間10點成功突破伊闕關後,往司州西北邊兗西軍接應.


 

12/12.夏.

河朔軍自凌晨起在包圍洛陽後,雙方並無發生大型戰役.
各自開始呼應/準備接應南方盟友前來助戰,試圖翻轉/守住戰果.


 

【三國志戰略版】S14兵戰四時戰史 pk13011 劍雨落重
12/13.夏.
下午近5點起,完成整備的東軍率先開炮,月卡族+土匪開啟犒賞三軍並與主力-飛盟,
3盟以間隔約1~1.5小時,每波有約百隊衝陣,
直至晚間11點左右共約6波攻勢,成功完全搶灘洛陽北東南三側.


西軍則因近兩日河朔主力軍南方盟友在安排與誰結盟/誰進司州的決策中,
產生了些溝通上的摩擦,但多方多能保持相忍為國的狀態.
直至晚間7~9點左右,成功引入較為完整的戀愛巴士援軍進入洛陽附近協防,
但礙於巴士雖已大量在司州西南方河南一帶遷治所,其路程距戰區仍非常遙遠,
且軍陣未完工,營區也尚未建立.
因此,在洛陽交戰中心,西軍僅能在東軍雙犒賞三軍與3盟夾擊西軍2+0.5+0.5盟的不斷衝擊下,
勉強守住洛陽西側3個同盟尚未升級完成靠洛陽西側的軍陣.
*傍晚後加入路程遙遠的巴士+秦風援軍算各0.5盟.

凌晨後,西軍盤古劍雨犒賞三軍秘策冷卻時間結束,雙雙再度開啟之,
除了試圖扳回局勢,同時開始著手接應天堂丨秦風第4個盟進入司州戰線,
預計將於12/15凌晨2點後完成軍陣調動升級,連動4盟推動洛陽戰線優勢發展.
*凌晨4點西軍已將洛陽南北側各搶回約一半地盤,
雙方目前各持有洛陽1(東&西)+0.5+0.5(南北各半)側.


 

12/14.夏.

午間,東軍主力-飛盟也開啟犒賞三軍,並有零星南陽軍-亞特蘭提斯軍隊進入司州,
面對東軍3盟3犒賞不斷衝擊+0.5盟長征支援,
西軍僅能靠著2盟2犒賞+0.5+0.5雙盟(未能調動的軍隊僅每3~4小時支援一次)協防抵擋.
西軍雖再度丟失洛陽南北兩側腹地,但也因劍雨總指揮-神騎的各種居中協調,
最後眾志成城苦戰整日,成功守下洛陽西側所有可開始調動的盟友軍陣.

凌晨西軍有密探回報,據稱東軍將於隔日早上8點,
以未開秘策的亞特蘭提斯使用兵貴先聲,四盟強取洛陽,
西軍由於尚未轉守為攻,即便無法確認是否為對手的佯攻策略或目的,
也必須為此作反制準備,否則將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因此大半夜安排了秦風洛陽南側一角接地,並預判東軍兵貴發動時機往前推發動打斷之,
如此安排,就算是假消息也至少確保萬無一失,而成本僅浪費一個兵貴,決策成本尚稱划算.

撇除掉是否隔日攻打洛陽,已有調動點的西軍,重新再度翻轉形勢,
西軍:2+0.5+0.5盟 vs 東軍:3+0.5盟,轉為4 vs 3+0.5盟.
東軍也意識到其恐將不利未來戰事發展;西軍研判應會有徵調亞特蘭提斯全軍的準備.
也因此弘農南方戰事本由西軍京兆小兵盟對抗東軍南陽亞特蘭提斯盟,
後者"估計"本就打算撤離南方戰場,仍趁勢在尚有優勢時提出後撤和談協議,
堪稱高明的調虎離山之計,惟小兵盟在與西軍討論過後懷疑其可能意圖並不予理睬.
*小兵盟已將南方弘農失土收復大半,兵臨廣成關口下.
*管恪觀天象預告隔日晚間,洛陽西邊將會有大量河水潰堤,
目前還不能判斷對洛陽戰事會有何影響,拭目以待中.


 

12/15.夏.

經歷早上8點的等待,西軍確認東軍強取洛陽為故佈疑陣或因故臨時收手,
於是在成功守下所有盟軍軍陣至完工後,加上秦風開啟犒賞三軍,
4盟數度集結從洛陽南北兩側分兵出擊...
在雙方近2日多次超過100隊對抗100隊,
甚至特定時段大型軍事行動的交鋒中,不乏出現估達500隊對抗500隊的畫面,
最後在傍晚時分,西軍再度將洛陽兩側土地控制權收回手中...


晚上7~9點,河水氾濫沖刷河流改道.
西軍稍作整頓後,4盟再度依靠3盟的犒賞三軍加之東軍犒賞三軍已全數結束之頹勢,
一路高歌猛進,將洛陽重新包圍並成功搗毀前線正在升級的亞特蘭土匪盟軍陣.
短短一個夏天,在洛陽周圍發生了至少4~5次局勢的翻轉,
其戰事之激烈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12/16.夏.
西軍本來規劃在昨日成功包圍洛陽後集結所有力量於今日中午強取國都,
但礙於盤古指揮是臨時於本日早上發佈,未能完整號召足夠攻城同時抵禦外圍東軍的力量,
故延緩計畫至晚上8點.

然而,東軍在晚上7點傾巢而出,強勢出擊迫使西軍不得不立刻展開防守,
間接終止了西軍本日的野望.
西軍只得再度延後計畫,並提早準備於隔日早上8點試圖叩關.
*盤古管理層因此事懷疑戀愛巴士管理內藏有東軍密探,選擇不對其將計畫提早釋出.

京兆軍小兵盟因僅有南方弘農-穎川-廣成關的戰線,
整日數次嘗試攻(防守方:亞特蘭提斯司州分兵)不成,
據回報,也使已在司州盟友-天堂還需分心支援,
間接導致司州的戰力始終無法百分百歛眾而擊.
*小弟沒能掌握足夠資訊/視野,無法確實判斷京兆軍盟友在戰線上分配的兵力比例.

在上述兩個主要戰線的輕重緩急上,
儘管河朔軍數個管理/指揮官不斷旁敲側擊,暗示應優先將專注力擺對地方,
小兵盟可能有有所不知的理由或是沒能理解河朔軍的總體規劃,
至今仍未採納河朔軍暫停對廣成關用兵的勸諫,
西軍主力也因此無奈遲遲無法展開攻略洛陽的計畫...

 

 

【三國志戰略版】S14兵戰四時戰史 pk13011 劍雨落重

12/17.秋.

在懷疑巴士內有間諜後,盤古總指揮決定僅提前告知所有河朔軍京兆秦風盟友,
並在早上8點攻城前告知巴士能支援多少算多少.
事實也證明,雖然東軍在7點半前後是有在洛陽周圍衝陣試圖干擾西軍的行動,
觀其規模似乎比較像是稍微大型一點的例行性騷擾,不似昨日提前得到情報般的全力阻擊.

最後在西軍指揮判斷前線主力足夠後,
下令先由治所較遠,且也需暫時獨自扛住洛陽南邊小徑後土匪對接戰線秦風打頭陣,
確認觸城後並未因此驚動東軍傾巢而出,才再由盤古劍雨主力接力攻入洛陽,
此計畫雖因需確認東軍動向分2段觸城,但也僅約4分鐘即打穿駐城部隊,
最後在3盟+少許巴士(約20人)支援下,
攻城最多來到851隊,耗時34分半由劍雨尾刀攻下國都-洛陽.

此後,東軍下午轉往河內先拿下9級懷縣州府(本賽區第1個州府)先求保住士氣,再做打算.
晚上,劍雨嘗試在司州北方目前較不受注意的7級平縣戰線突襲發動偷城,
一波俘虜將月卡族支援的行軍路線必經治所一網打盡,爭取30分鐘免戰不受干擾的奪城空間,
然而月卡族也反應迅速,立刻斷尾求生,10分鐘內重振俘虜再度打通支援路線,
劍雨只能無功而返,並也對月卡族之反應速度與不放棄的精神感到敬佩.

同時,盤古盟小兵盟指揮接洽,並正式表達別再進行廣成關的無效攻擊,
也因此得知小兵盟很願意進司州幫忙,初步討論的積極度也高於戀愛巴士是事實,
只是礙於當時考量尚未進土匪南陽軍也還未從弘農完全撤軍,
南方戰線崩盤救不回,才選擇配合留下.
也由於單一戰線,東軍後來又多已遷入作戰,弘農至此再無大型戰役,
為了提振友軍不使活躍度下滑,才一直不斷衝擊廣成關.

溝通過後,盤古表示理解並已開始著手安排機場與其友軍各種交接,
將接應小兵盟並請巴士盟還有意願配合的盟友加入小兵秦風盟,
然而這些討論並沒有取得巴士的同意,而巴士盟也因盤古的命令式語氣開始拒絕溝通.
只好先重新整理洛陽周圍佈防,伺機求進取,
休整並靜待冬天到來,觀察河水結冰是否改變目前戰況.
*此事件直接導致巴士感受不佳並開始醞釀造反.

東軍目前則並未有太大的動靜,或許也是在等待冬天的轉機或西軍的佈防失誤吧,
畢竟東軍前線距離洛陽依然很近,雙方都還沒有因此放鬆警惕的跡象.


 

12/18.秋.
東軍今日採取針對劍雨天女散花式游擊策略,
先是白晝洛陽戰線整體保持守勢,僅保留騷擾與駐防部隊,
中午飛盟打通進入河朔出生州白馬津,並往州府-鄴城進發,
下午月卡族河內沁水縣-修武縣的碼頭俘虜了4~5位劍雨將士,
晚上再回到洛陽集結一波俘虜2位前線劍雨將士.
*河朔軍重兵在司州與部分在河內,出生州無餘力準備較大規模的備防.

劍雨為了因應對策,不得不再度開啟犒賞三軍.
經過一天的疲於奔命後,劍雨晚上成功將河內將士全數救回,
盤古成功緊急安排搶先攻下鄴城取得國土保護,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目前以重新修正司州防線站位封鎖出生州為首要任務.
於此同時,西軍的外交群再度因本日亂流產生大量摩擦...


12/19.秋.
河朔軍在傍晚前後,總算藉國土保護與分部分兵,重新拿回大部分被侵略的出生州,
雖然依然沒能將兗西軍全數驅逐也沒能完成封鎖,但至少確保僅能在港口附近騷擾.

約晚間7點,東軍3盟集結將洛陽東北側打出一道破口,西軍本以為只是例行性試探,
沒想到可能是破口太大使東軍認為有機可趁,便在約9點起加大衝鋒力道,
於凌晨時已將洛陽東&北&南側全數包圍,並兵臨西側聯合軍陣.


 

 

12/20.秋. 戀愛巴士臨陣倒戈.
今日巴士單方面宣布正式與西軍決裂,直接大量蓄意駐守在共同友盟的盤古治所碼頭,
導致與沒有友盟關係的劍雨撞車連連,因而減弱防守洛陽的力道.
西軍經過一日意興闌珊的討論與抵抗後,洛陽已被東軍包圍,反攻下國都指日可待.

西軍目前尚未決定:
1. 利用時間後撤防線僅將叛軍先全數推出司州,再與東軍意氣之爭繼續周旋.
2. 完全放棄霸業,試圖與東軍和談,所有炮口對準叛軍.
3. 靜待官匪合作功能開啟,利用機動性,邊嘗試與東軍繼續對抗邊掃蕩叛軍.
如何抉擇,只得靜待來日各方管理是否還有討論意願了.


 

12/21.秋.

由於河朔軍巴士叛軍的治所縱橫交錯,想集結全力救援也無支點,
於是邊抵抗邊退,劍雨全數撤離司州,重心轉往河內沁水縣抵禦東軍弘農驅離巴士.
盤古則在司州谷城縣以西一帶抵抗.
秦風全數撤離司州小兵盟廣成關戰線重新集合.
西軍今日已確認無心無力霸業爭奪,並因理念不合與互相猜忌,各分南北不再溝通.


 

12/24.冬.

因部分河面結冰,盤古司州谷城縣河面以北最後據點往南方攻擊巴士叛軍,
小有斬獲,不過這樣的反擊也僅是強弩之末,意氣之爭.
河內也因河面結冰,劍雨主防的沁水縣也因月卡族+飛的夾擊全面崩盤,
已準備退出河內,主守弘農.


 

12/29.春.

冬天的冰河已融化,西軍除了盤古主力軍仍在司州邊界的函谷關內頑強抵抗,
北邊的劍雨也在河內-弘農關口-箕關外為了一口氣固守之,
南邊的秦風&小兵雙紫聯軍則在弘農南邊抵抗東軍的黃紫連線,
持續邊打邊後撤,目前已丟失80%陸渾縣.

根據西軍已來往不多的書信討論中得知,西南聯軍仍抱持著逆轉翻盤的信念,
建議將菁英匯聚至西北聯軍內,棄守/消極防守本來就很難有所斬獲的南邊戰線,
試圖以鋒矢陣加大力道擊穿東軍雖密不透風但漸趨鬆懈的河內/司州防線.
目前個人揣測盤古/劍雨管理似乎認為由於聯盟在叛軍出現和所有戰線的失利後,
看不到足夠大的機會已造成士氣渙散,此計花費的心力與成功率恐不成正比,
但並未直接拒絕,先盡量配合收復叛軍城池提高盟軍人口上限,再做來日打算...

 

 


 

 

1/2.春.大勢已定,停戰請求駁回.

經過3~4天的抵抗後,西南雙紫聯軍陸渾戰線已全面失守,
由於西北紅黃聯軍涵谷關,箕關與出生州兩碼頭共多個戰線,
(弘農南邊失守後,另多加陸渾縣/盧氏縣接壤地帶的戰線.)
雖尚能勉強能抵抗,但也是緩慢後撤,實抽不開身支援南方,
因此在西南聯軍孤立無援數日,且資源領地半數被東軍征伐,
前途無望之下,多已放棄抵抗,回出生州種田.
西北聯軍將在近日接收西南軍還願意上戰場的將軍們,持續為爭一口氣頑強抵抗.

 

另一方面,西軍曾試圖請求有條件投降休戰,東軍並未給予友善回覆,

故大部分戰事發生在東軍嘗試奪取相對容易的箕關,以求進入弘農北方,

雙方近2日,每天有約500隊vs500隊以上的碰撞達至少4~5波;
東軍援軍源源不斷湧入,西軍雖成功守下目前為止每次的進犯,
進攻力道是越發強大,西軍指揮評估此戰線已為強弩之末,

但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1/7.夏.

東軍每天4~5波,每波平均400~500隊起跳,持續長達一週不間斷衝擊箕關,
總算盼到西軍資源越發趕不上徵兵與警戒力下降的時機,
一舉於晚間6點起耗時約40分鐘突破箕關.
不過西軍關內仍然還有89治所等重兵看防,尚不致立刻陷落.

 

弘農南邊基本上也無太大改變,除了西軍早已丟了的陸渾縣,
偶爾會有土匪小部隊打擊對其偏遠的盧氏縣邊境,騷擾成分居多,
東軍土匪+亞特蘭主要在南陽/京兆出生州關口-武關西軍小兵+秦風對峙.

 

司州同樣無太大改變,西軍保持89治所函谷關內防守,
且因9級關口攻關難度太高,故東軍並未將重兵派駐於此,主要由巴士叛軍騷擾.

 

叛軍原根據地-馮翊中的安邑縣已被西北主力軍全數拿下,
解縣也大致與安邑類似,並未有太大抵抗大多也被西北主力軍收下;
然,解縣縣府-解縣城在昨日由友軍-小兵盟拿下,
雖對戰局已無太大影響,但在未有任何通知,
且由叛軍親自做機場給小兵奪下的情況下,
由此可知,小兵盟內與叛軍仍保有某種程度的來往...
小兵盟西北軍之所以未如巴士叛軍撕破臉,
單純只是已沒有會影響戰局的事件點燃引信,
加上雙方都不想在未與東軍停戰情況下內戰,徒增心力罷.


 

1/9~10.夏.秋.

西河朔軍已大致上是四面楚歌,箕關如上述所說已被突破,第一層門神於今晚也被突破;
出生州危機雖不大,但白馬關第一層門神今晚也被俘虜;
弘農南面盧氏縣也瀕臨潰敗,小兵盟多已在南陽郡出生州關口-武關活動;
馮翊叛軍出生州則暫時保持態勢不變.

由於無力救援小兵盟,間接使其在弘農的資源地已快被東軍清光,
河朔軍弘農繼續並肩作戰並無太大意義.
而據持有力證據的探子來報,
巴士叛軍試圖說服小兵盟以停戰+東軍協助取得弘農郡府,
得超過劍雨盟霸業值達成割據獎勵換取倒戈,小兵盟仍在搖擺中,
秦風盟除部分人員已轉至劍雨發展,
剩餘人員決定將轉至小盟當農夫並解散同盟,不選邊站,不淌渾水.

 

 

1/13.秋.
1/10前後的態勢又重新回穩.
膠著於箕關門神,弘農郡中南部接壤碼頭,馮翊安邑碼頭等地來回...

 

經過幾天的醞釀後,秦風於今日正式解散,弘農郡府重新成為空置城鎮,
西軍目前所有管道均未有任何相關討論後續處置,
或許是如前些時日所述,戰爭未停歇呈膠著之勢,
多方還在審視局勢才能判斷後續的態度與決策.

看官若問"勝負都已定是要審視甚麼局勢?"
其實對河朔軍兩盟而言,本季是否保有割據,此時已不再重要,
主要是希望能釐清小兵盟的立場(盟友-中立-叛軍),再決定弘農郡府的處置.

小兵盟已無與東軍對抗的動機,也無與西軍一起沉淪的必要,
所以單論在弘農郡上,小兵盟並沒有協防或是反骨的軍事行動,
暫時保持不積極作為/不表態.

 

畢竟從小兵盟自身立場來說,安穩拿下弘農郡府,
積分超過劍雨拿割據是最有利的結果,會這樣想無可厚非.
若表態與東軍合作,代表成為叛軍,毀了名聲同時也會遭到西軍不惜下匪也要阻撓的代價,
若與西軍重新合作,代表將再度付出遷城協防成本並重新遭遇東軍的持續攻擊,
兩者皆無法安穩拿下最後一席割據.
小兵盟來說,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不作為持續到西軍潰滅,
如此便能名正言順接管郡府也不必遭受背叛的罵名.

另一方面,河朔軍的態度目前是為了氣節持續作戰;
不想讓叛軍毀了賽季還能事事稱心如意,
不想讓東軍得了便宜還賣乖,不願接受停戰間接不給西軍空出空間處置叛軍,
所以河朔軍僅能堅守目前所有戰線,
若出現全面潰敗之勢,將可能改用有規劃性的下匪持續抵抗/騷擾.


1/27.春.

小兵/劍雨聯軍東軍已推進至接近弘農郡府,皆同意為避免其調動部隊過快,
最終於1/18.秋.將秦風解散後的弘農城合力拿下.

*並未刻意操作由誰攻取;最後由劍雨尾刀拿下.

東北聯軍轉移陣地,不再強攻久攻不下的箕關門神陣,
轉至弘農南方南陽土匪軍會合,
目前已將最後並未造反但也無太多心力協助抵抗的小兵盟推回出生州關口,

河朔軍則退至弘農城外不遠的窄口.
至此,東軍弘農已全面佔領陸渾盧氏縣南半邊的弘農縣.


 

2/5.秋.
領土版圖與1月底保持大致相同,未有太大變化.
在公布下季起始日期確定;
東軍因路途遙遠並確定無法達成天下歸心或無法追擊盤古至驅趕出資州的目的後,

西軍則也因長期保持勉強守成無從進取,在看到戰亂結束的曙光後,逐漸放鬆.
雙雙雖皆因故再未表態停戰意願,但也已大幅下降動員力,開始為來季準備,休養生息.
*東軍拒絕停戰原因,個人估計是除私人恩怨外,與叛軍恐有協議:為牽制西軍,確保其從始至終無法抽出精銳對算帳.


 

【三國志戰略版】S14兵戰四時戰史 pk13011 劍雨落重

2/10.冬. 賽季尾聲大致版圖(上).


2/14.春. 結算.

個人雖然不認同巴士的反叛與不願休戰的理由,
但還是要恭喜東軍拿下了PK13011的霸業頭籌,
小弟完成了心情很差卻又很充實見聞的一季.

最後,私心為本季所有主要盟附上主觀評語收尾:
飛: 機謀巧算,窮寇欲追,雖成大業,乃王允之輩.
土匪: 人多勢眾,偏安一隅,柿子挑軟吃(雖屬人之常情).
月卡: 各為其主,雖非狼虎之師,也算可同舟共濟之輩.

亞特蘭: 幾乎未遭遇.
盤古: 老牌王師,強勢主導,號令不臣,終如董卓四面楚歌.

劍雨: 如李傕/郭汜,伴董卓左右並被天下群攻之,
又若賈詡,出謀劃策終不使盤/劍滅亡;為此盡心盡力,誓不當背信之徒也.
秦風/英雄: 不遺餘力,高風亮節,無奈時不我予,可謂孤膽英豪.
*北方盟友遠水救不了近火,中南方盟友不是不夠力就是反骨仔,東邊都是敵人...

小兵: 左右逢源,一步錯全盤錯,雖無顯異心,終貌合神離.
巴士: 刷新三觀,個人認為堪比三戰中的秦檜,無預警反叛,拖所有人陪葬,
此風不可長,大概除冰雪盟外,最差勁團體.


 

我是非官方銀劍文字史官,以上就是S14史記的戰史內容了.
還沒有看過配將表/實戰測試統計(有勝敗數據紀錄),詳情可至下方連結進入.
內有自製表格可自行下載副本,改成屬於自己的配將表.
如有需要,右邊欄位也有分類可以找尋你需要的類型與標題.

 

若覺得這篇對你們有幫助,可以書籤存下來方便查找時打開來看看.

或是有痞客邦的帳號可追蹤我.
也可追蹤IG/FB粉絲專頁或YT(剛開始)即時收到發文/片通知.
*BTW,如內容有錯,也歡迎留言/私訊指教或討論.

謝謝各位!
 

 

主頁:  https://brian1990112.pixnet.net/blog

自製配將表格(在內文超連結處): https://reurl.cc/MRb0bX

FB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551052980

IG社群: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vinos_blog/

YT: https://www.youtube.com/@brian1990112


 

The Vino.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he Vino 的頭像
    The Vino

    Vino (威諾) 遊戲旅遊攻略

    The V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