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戰略版】S18陳倉之戰文字記錄/雜記 pk17007

【三國志戰略版】S18陳倉之戰文字記錄/雜記 pk17007

前言:

本季劍塚在已知陳倉之戰劇本相對乏味且過往連續賽季的內捲,
故採取與後服朋友合作,稍微休養生息的態度面對.

成員分佈主要為銀劍+盤古不想完全休閒之高戰銀劍組,

原銀劍松山/花花/阿咪等人其後服朋友百花組,

持續小幅瘦身十殿十殿組,
共約100人+10小號配置,原期望為前服黃盟.
最終被官方分配為中服紅盟,依然需負責帶領陣營前進...

*牛若帶盤古想稍微休閒之玩家離隊.

 

本季官方分配如上圖(加上人數圖/地圖分佈),
魏軍:
隴西(西):
草原部落群(藍)(4)+小肚魚特工(藍)(6)+散人.
*可能整合.
安定(中):
黑暗榮耀(紅)(農會分支-法式草莓布丁)(阿萬)(1)+波灞丨五十嵐(黃)(波妮)(2).

弘農(東):
海皇無敵艦隊(紫)(3)+張學友弘農站(紫)(5).

蜀軍:
武都(西):

星辰蒼之焜火(黃)(2)+火炎之龍(紫)(4).
漢中(中):

劍塚(紅)(1)+如影隨行(3)(紫).

*劍塚與緣隊(藍)+自救小隊(藍)合併.
魏興(東):

六道(白)(5)+散人.
*分盟不列入名單.
*數字為開季46小時黑暗榮耀首度通關後同盟勢力陣營內排名.


 

【三國志戰略版】S18陳倉之戰文字記錄/雜記 pk17007

地圖道路與歷史對比:

左1: 祁山道往隴西.
左2官: 祁山道往上邽.

中1: 陳倉道往陳倉.
中2官: 褒斜道.

中3: 儻駱道往郿縣(經五丈原).
右1官: 子午谷往長安.
右2: 宛城/武關/接上洛往藍田.

 



 

 

【三國志戰略版】S18陳倉之戰文字記錄/雜記 pk17007

戰史:

10/19開季

 

初次交鋒:

10/21

早上魏安定軍(黑暗榮耀+波灞丨五十嵐+吉伊月卡哇(分盟)),

率先46小時攻下進入扶風(中州)陰密關口.

蜀漢中軍(劍塚+如影隨形+麥兜愛旅行(分盟/後解散)),

(昨日)本欲同時攻入進入扶風赤阪關口,

但評估後因人數與實力關係,為避免翻車造成更大傷害,

改為禁止通行結束前再行攻略.

 

晚間蜀漢中軍禁止通行結束前攻下赤阪關口,

扶風(中州)的進度強勢追平魏軍.

稍晚,蜀武都軍(星辰蒼之焜火+火炎之龍+黃昏晨曦(分盟))欲攻略歷城關口進入天水(西州),

最終失敗收場,改於隔日再接再厲.

再稍晚,蜀漢中偏師(如影隨行)欲於扶風(中州)單獨攻略蜀軍6級前哨以取得階段性獎勵,

最終(高估自身)失敗收場,蜀軍尚未接戰,略顯劣勢...

*蜀漢中主力軍(劍塚)指揮不想再用前服戰區節奏壓迫自身其他盟友,
故並未究責並採取相對自由態度,避免陣營間產生不愉悅氣氛.

 

 

10/22

早上蜀武都軍(星辰蒼之焜火+火炎之龍+黃昏晨曦(分盟))攻下歷城關口進入天水(西州);
多數皆在接管城池以收納更多.

 

晚上魏弘農軍(海皇無敵艦隊)攻下潼關關口進入京兆(東州).

 

截至傍晚蜀漢中軍(劍塚+如影隨形)扶風(中州)接管至蜀中級據點;

魏安定軍魏安定軍(黑暗榮耀+波灞丨五十嵐)在跨夜後的凌晨於扶風(中州)接管至魏中級據點.

蜀武都軍(星辰蒼之焜火+火炎之龍)天水(西州)接管至蜀高級據點.

魏弘農軍(海皇無敵艦隊)京兆(東州)尚未接管任何據點.


 

10/23

扶風(中州):

截至晚間,皆接管完各自陣營所有據點,

魏安定偏師(波灞丨五十嵐)官道發散進軍右碼頭,

並提前將魏安定主力軍(黑暗榮耀)安置於中碼頭前等待蜀漢中主力軍(劍塚)來襲;

晚間11點蜀漢中主力軍(劍塚)中碼頭發動攻勢,成功擊退魏安定主力軍(黑暗榮耀),

但因官道無法建立防線,皆暫無法布置有效防線.

右碼頭則於凌晨1點蜀漢中主力軍(劍塚)尚在整頓兵馬之際,

魏安定偏師(波灞丨五十嵐)發動突襲,並在右碼頭官道以南遷一治所保持威脅性;

在此前線,蜀漢中主力軍(劍塚)暫處一擋二僅得暫時拖延.

左碼頭蜀漢中偏師(如影隨行)完成領地內佈防,

並根據蜀漢中主力軍(劍塚)請求,移師中碼頭建立營帳區協防.

 

東西資源州:

暫時皆無對手進入,

天水(西州)蜀武都軍(星辰蒼之焜火+火炎之龍)掌握至自身陣營之中級據點官道中碼頭,

京兆(東州)魏弘農軍(海皇無敵艦隊)掌握至自身陣營之中級據點.


 

10/24

扶風(中州):

下午,中/右碼頭同時遭遇魏安定軍強襲,

中碼頭官道右側蜀一門神魏安定主力軍(黑暗榮耀)俘虜,

右碼頭蜀營帳區魏安定偏師(波灞丨五十嵐)拆除約一半,

雙方隊伍數量不夠多+尚在試探突破口,並未更進一步深入/反卡門神.

 

晚上蜀漢中軍在以上戰線魏軍前線空虛,成功全數回擊,

魏安定軍則開拔至汧縣關口進入天水(西州).

 

深夜中碼頭蜀漢中軍救回門神,並俘虜右碼頭蜀軍領地內的魏軍門神,

後,魏安定軍再度兩面來襲,蜀漢中軍雖勉強抵擋下攻勢,

魏安定軍則成功救回右碼頭蜀軍領地反卡門神,雙方回到對峙狀態.

 

天水(西州):

魏安定主力軍(黑暗榮耀)初入,

蜀武都軍(星辰蒼之焜火+火炎之龍)掌握至自身陣營之高級據點.

 

京兆(東州):

魏弘農軍(海皇無敵艦隊)掌握至自身陣營之高級據點.

 

 


 

 

開始重新分配軍力:

10/25

扶風(中州):
蜀漢中主力軍(劍塚)於凌晨前往郿縣(官道東北邊)外遷治所封住郿縣南關;

早上蜀武都軍(星辰蒼之焜火+火炎之龍)天水(西州)東狼關進入,準備支援戰局.

魏安定主力軍(黑暗榮耀)攻下武功西寨(官道西南邊),並在斜谷外與蜀漢中偏師(如影隨行)對峙,

並於東北邊攻下連接右州(京兆)池陽關口,使魏弘農軍(海皇無敵艦隊)得以進入支援.

 

晚上郿縣南關蜀門神魏安定偏師(波霸丨五十嵐)+魏弘農軍(海皇無敵艦隊)突破,

後方營區毀於一旦.

跨日後的凌晨,郿縣南關蜀軍門神救援成功,

重新封並閉城拖延,持續對峙.

官道碼頭附近整日也持續互相試探.

 

天水(西州):

下午至晚上魏安定主力軍(黑暗榮耀)接管魏中級據點並攻下上邽(縣城),

並前往魏初級據點進行駐守,後,遭遇蜀武都主力軍(星辰蒼之焜火)攻擊,

最終蜀軍突破城牆進入甕城,未攻破據點.

 

京兆(東州):

魏弘農軍(海皇無敵艦隊)不斷推進,

於凌晨突破無人防守之蜀初級據點城牆.


 

10/26

大致同10/25.

早上,京兆(東州)蜀漢中主力軍(劍塚)黃金關口進入並準備防守魏軍侵略.

東西州攻下對手初級據點並前後拉扯.

 


 

 

穩定布局階段:

10/27

出戰部隊名:
蜀漢中主力軍(劍塚-紅+藍):後稱蜀漢中主力.

蜀漢中偏師(如影隨行-紫):後稱蜀漢中偏師.

蜀武都主力軍(星辰蒼之焜火-黃):後稱蜀武都主力.

蜀武都偏師(火炎之龍-紫):後稱蜀武都偏師.

魏安定主力軍(黑暗榮耀-紅):後稱魏安定主力.

魏安定偏師(波霸丨五十嵐-黃):後稱魏安定偏師.

魏弘農軍(海皇無敵艦隊-紫+藍):後稱魏弘農主力.

魏隴西軍(草原部落-藍):後稱魏隴西主力.


目前戰線:

左資源州(天水):

官道(上邽縣魏初級據點):
蜀武都主力偏混合佔領vs魏安定部分主力軍.(蜀軍優勢)

 

中資源州(扶風):

左小路(陳倉縣-武功縣交界-斜谷):
蜀軍不設防,魏軍無力攻(魏軍相對位置優勢).

官道左碼頭:

蜀漢中偏師vs魏安定部分主力.(均勢)

官道中碼頭:

蜀漢中部分主力vs魏安定主偏部分混合.(均勢)

官道右碼頭:

蜀漢中部分主力vs魏安定偏師.(均勢)

右小路(郿縣南關):

蜀漢中部分主力vs魏安定偏師.(蜀軍相對位置劣勢)

 

右資源州(京兆):

官道(杜縣蜀初級據點):

蜀漢中部分主力vs魏弘農軍佔領.(魏軍優勢)


 

10/28

子午谷往長安: 下午蜀漢中主力搶回初級據點並守成.

褒斜道: 晚上蜀漢中偏師突破2~3層魏軍門神並搗毀軍陣,未能繼續推進.

祁山道往上邽: 早上至凌晨魏安定主力久攻不下,嘗試多次搶回魏初級據點.


 

10/29

祁山道往上邽: 蜀武都偏師已攻下冀縣(何時初次攻下未觀察到)並前往冀縣北關做佈防/功略準備.

子午谷往長安: 魏安定偏師攻下藍田並前往上洛做佈防,至此三個資源州接近鏡像般均勢.

 

10/31~11/5雙方皆在四處試探/尋找突破點的同時,軍演提升部隊作戰能力與規模.

祁山道往隴西: 蜀武都偏師因沒有自己的戰線,堅持要攻略西線-冀縣北關(九級關卡)測試實力,

嘗試不下3次,大部分未能突破NPC守軍,

白白浪費數千萬資源與數小時時間.

*蜀武都偏師持續單盟攻略九級關卡的思慮,

被多數蜀軍幹部認為太過不切實際,火炎龍管理憤而退席.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戰線多面受敵,努力不懈勉強維持均勢.


 

11/2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小有突破至魏哨點前,後被全數推回.


 

11/3

子午谷往長安: 右州戰線全勢力:

魏安定偏師/魏弘農主力,蜀漢中主力開啟犒賞三軍,亂戰過後,持續維持對峙.

 


 

 

埋下變局:

11/6

蜀軍既然無法說服蜀武都偏師打消攻略天水西線-冀縣北關(九級關卡),

蜀武都主力軍決定放下身段,盡全力配合,

東線(京兆)保持僵局情況下,
與正在中線(扶風)作戰之蜀漢中偏師連動,

祁山道採取雙線同時發動攻勢,

保護蜀武都偏師的攻受到最小干擾.

 

最終,在戰事上,蜀軍雖仍未攻下冀縣北關,

但在上述攻總算打破城牆(半血)情況下,

另兩線也成功吸引魏安定主力來防;
祁山道往上邽:重新佔領魏初級據點(前幾天對峙丟失);

陳倉道往陳倉: 斜谷俘虜關口外所有門神;

使魏安定主力面臨左中3線的防守取捨困境,

據報,魏軍內部疑似有軍心動搖情況發生.


 

11/7

祁山道往隴西: 蜀武都偏師冀縣北關已開啟深高壑壘情況下,

依然堅持要攻略,再度無功而返,其他戰線大多再度回歸對峙.


 

11/9

祁山道往隴西: 在等待深高壑壘結束前同時休整,

蜀軍再度連動同時多線突破,小有斬獲.

 


 

 

【三國志戰略版】S18陳倉之戰文字記錄/雜記 pk17007

長安小插曲/正式翻盤:

11/10

子午谷往長安: 前一晚蜀漢中主力軍俘虜連地得到視野,得知魏安定偏師欲於早上控制長安,

於是經蜀武都主力軍管理-龐德神好棒棒建議發動兵貴先聲,
導致抽調主力攻入長安卻不得確實掌控,

蜀軍此計可謂使對手平白消耗不少兵力並爭取到了前線空虛的時間,

同時在其他戰線無被逼退的前提下,

右州官道戰線更進一步直穿約30里,

中午抵達原先被魏軍趁虛而入之較近之蜀前哨(1)前.

 

祁山道往隴西: 晚上,或因蜀武都主力軍內疚等原因,
提出協助,加大力道攻略冀縣北關,蜀武都偏師同意之,

後因蜀武都主力軍連地過早,驚動魏安定主力軍並迅速集結來到關口防禦,

蜀武都偏師則未做攻失敗恐被反擊的避險閉城準備,

魏安定主力軍因此得以衝下關口,

搗毀蜀武都主力軍蜀漢中主力軍協防軍陣,

並迅速大量遷治所反卡建立新防線;蜀軍防線不得不後撤.

*內疚或為曾經連動攻取黃金(八級關卡)未能及時放地,

造成本該商議由蜀武都偏師獲得卻誤由蜀武都主力軍拿下.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軍眼見西州距離太過遙遠救援不及,

只得回頭持續深入東州加強推進,深夜時已包圍蜀前哨(1).


 

11/11

子午谷往長安: 早上蜀漢中主力軍成功收復蜀前哨(1),

並沿路從蜀初級據點俘虜魏軍官道以西門神,

同時長蛇連營至第二個蜀前哨(2)前.

魏安定偏師弘農主力軍因被官道隔開導致集結力量分散,

無法有效攔截或阻止蜀漢中主力軍推進.

 

祁山道往隴西: 由於蜀武都偏師昨日的攻失誤遭魏安定主力軍嗅出突破口,

並在此發動強烈攻勢後,

蜀總指揮緊急從漢中主力軍武都主力軍各抽調一將官,

前往此戰線(武都偏師冀縣北關-冀縣防線)協助/接管後續後撤與重新布置防線,

目前將冀縣北關之防線後移至冀縣以北窄口.(防線重新布置完成約70~80%)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11/12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軍持續貫穿官道,接連收復剩餘蜀前哨,

並從中線碼頭繼續挺進,晚間抵達魏前哨前保持連營切割戰場並休整.

 

祁山道往隴西: 魏安定主力軍冀縣周圍的猛烈攻勢,

蜀武都偏師不斷被突破,遲遲無法收攏殘兵/建立有效防線,依然盡力抵擋.

目前魏先鋒部隊距離冀縣約20餘里.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11/13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軍繼續貫穿官道,

雖在魏前哨(1)的攻略因補給線過長+遭遇較大抵抗,稍有停留,

最終於晚間攻克此前哨,距離下個魏前哨約20餘里.

 

祁山道往隴西: 魏安定主力軍的攻略同樣開始放緩,同面臨需搬遷治所至前線的補給線問題外,

蜀援軍逐漸出現加大了防守的力度,

目前魏軍冀縣約10餘里,並始有大部隊進駐前線.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11/14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軍兵分兩路,除穩定小幅推進大量拒馬與魏防軍駐守之官道外,

官道右碼頭北部的長安南寨延伸,於晚間兵臨城下;

整體由於補給線與沿路平後方魏釘子戶之亂,

蜀軍並未有如前些時日大幅推進之力道,

同時積極將各部治所/補給線向前遷挪,為攻略長安整軍備戰.

 

祁山道往隴西: 左州魏安定主力軍遲滯不前,遭遇蜀武都偏師藉收攏殘兵與98陣頑強抵抗,

目前魏安定主力軍冀縣約10餘里.

 

祁山道往上邽: 蜀武都主力軍從過去對峙中的魏初級據點強勢推進,

周遭門神保持不被侵入,但已力有未逮,無力抽手阻止進軍魏軍前哨.

蜀武都主力軍魏初級據點推進逾30里,距前哨約20餘里.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11/15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軍整日於長安南寨周圍集結扎營,並掃蕩周遭魏軍,

多人治所設置成前線大本營,

避開了重重拒馬和重兵看防的官道,

距離魏初級據點僅差一座200餘部隊駐守之治所門神.

*個人認為花費一整天整軍備馬僅跳過拆除拒馬約20餘里之官道,
雖前線更為穩固,但若能有效集結足夠力道之攻勢於官道,

或許已來到魏初級據點前,而不需突破89門神.

不過戰場從來沒有如果,一切皆是結果論,

無論是否認同軍令,既然是總指揮的決定,

所有將官應當全力遵守,

自然也配合反卡,遷治所於此增加施壓力道.

 

祁山道往上邽: 官道魏初級據點魏安定主力軍搶回控制權.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11/16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軍包圍了長安南寨後不急於攻入;

本計畫早上攻略最近通往魏初級據點門神,

然而魏駐守部隊高於蜀軍集結部隊太多,蜀軍決定向西轉回官道攻略,

在半天努力下,包圍最後的魏前哨後,於傍晚攻下並繼續前進.

同時也已提早於官道左碼頭北方遷治所封鎖/分散魏軍支援路線.

雖然蜀軍持續進逼,但有魏軍駐防之拒馬陣,使僅能前進10餘里,

距離魏初級據點尚有約10里.

 

祁山道往隴西: 由於魏安定主力軍找到空隙,打穿冀縣武都偏師佈署之防線,

目前已接近完全包圍冀縣,蜀軍面臨退守失分困境.

*武都主力偏師始有齷齪,目前偏師雖略有消極,

兩方仍皆盡力合作,甚少互相責怪,堅守崗位避免棄守.

位於中州的漢中偏師也已逐漸搬離據點,加大力道前往西州營救.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三國志戰略版】S18陳倉之戰文字記錄/雜記 pk17007

11/17

祁山道往隴西: 魏安定主力軍於中午攻下冀縣,並調軍隊前往東州支援.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軍魏初級據點尚有約10里時,魏安定主力軍趕來支援,

蜀軍一度後退約5里,後在擊退魏長征援軍後逐漸回穩,

蜀軍將士用命,持續推進力道,於凌晨來到魏初級據點前1里.

 

目前由於蜀軍西州失分,東州雖有持續前進,但距離長安搶分尚遠,

也由於此況,蜀全軍上下有的略顯浮躁,有的開始產生厭戰心態...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11/18

祁山道往隴西: 根據線報,蜀武都偏師並未放棄,仍在緩慢試圖修復戰線,

冀縣周圍的治所還保持俘虜狀態作為釘子戶,

並在唯一通往祁山的窄口堵上多座治所堡壘;

蜀武都主力軍則是除原本祁山道往上邽戰線對峙外,

官道往西行通過冀縣東寨進入此戰場支援.

 

中州蜀漢中偏師分別分配部分高級將官東西州協助戰局,

替換相對消極之將官中州防守.

*半賭博半放空中州,不得不孤注一擲的決定.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11/19&20

所有戰線維持拉扯/試探.

 


 

 

重新振作:

11/21

祁山道往隴西: 經過一晚的協調,蜀軍神騎&啵啵主持,

連動三軍(漢中主力/武都主力/偏師),

於早晨發起大規模反擊,一舉搶回冀縣並重新穩固此戰線東南面防線,

並一度突破魏安定主力軍冀縣西邊防線,

後,於下午漢中主力軍回防東州後,魏軍收復防線.

目前冀縣蜀武都偏師重新拿回並保持對峙.

 

祁山道往上邽: 蜀武都主力軍再度攻破官道戰線魏初級據點.

 

儻駱道往郿縣(經五丈原): 早晨中州郿縣南關蜀軍門神閉城失誤,

一度被魏安定偏師弘農主力軍侵入20餘里,

於下午蜀漢中主力軍回防後,回收失土.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軍仍在魏初級據點緩慢嘗試不同方式攻略,

大多時間有所斬獲(前進5里,後退3里),

目前蜀軍據點前設置軍陣蓄力等待使據點防陣失效以便一舉突圍.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11/22

子午谷往長安: 早上蜀漢中主力軍發動晨襲,將魏初級據點之城牆與各種防禦設施佔領/搗毀,

後,魏軍集結大量軍隊(包含魏安定主力軍/魏安定偏師/弘農主力軍,

達逾900隊/壓力測試遭遇時,多非疑兵)於據點上駐防,

蜀軍因此在軍陣升級前無法突破.

 

祁山道往隴西: 下午再度由發起猛擊的魏安定主力軍拿回並將前線蜀軍門神大範圍俘虜.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11/23

祁山道往上邽: 早上,魏初級據點再度被魏安定主力軍奪回,戰況膠著.

 

子午谷往長安: 晚間,軍陣足以使據點防陣失效,蜀漢中主力軍經過3~4輪轟炸,依舊無法突破,

魏軍則動員大多部隊前往此處駐防.

 

其餘戰線維持對峙.


 

11/24

類同11/23.


 

11/25

子午谷往長安: 連續四天在魏軍長期駐守逾800隊情況下,蜀精銳孤軍久攻不下.

 

祁山道往隴西: 蜀武都偏師雖奮力營救,但由於前線被俘虜將官數量眾多,

遲遲無法歛兵達到足夠規模/力量反擊,

在未有太多魏軍駐防下,蜀軍依然乏力無甚進展.

 

有鑑於此,在蜀軍逐漸厭戰的氛圍中,

蜀漢中主力軍總指揮所有友軍確認過往各自為政已無立足可能,

是否全軍集結背水一戰,抑或是投降撤兵/談停戰.

 

最終決議於明早計畫千隊大軍晨襲祁山道往上邽:戰線之魏初級據點(目前由蜀軍掌握)攻略官道,

嘗試反卡門神取得長期掌控權,並對魏安定主力軍大本營展開大規模施壓.

 

若無果則轉從子午谷往長安:戰線之魏初級據點全軍嘗試突圍,往長安進發.

 

*本日蜀漢中主力軍內部也因長期單獨抵擋近70%之魏軍,

而另一頭的蜀軍卻未能有所突破,感到洩氣,

同時也針對蜀武都主力軍指揮不力/溝通不良或武都偏師當時的一意孤行皆有不滿,

期望藉此次集結連動對磨合與戰事有所進展.

*魏軍長期在蜀軍中有間諜也令投鼠忌器,

3天內已有超過4次在蜀軍行動前5分鐘提早做出回應,

甚至精準知曉蜀軍攻城車於上洛之集結數量與地點.


 

11/26

祁山道往上邽: 蜀軍於早上官道發動超過500隊晨襲,無奈軍力依然不足以取得實質進展,

將於日後嘗試發動子午谷往長安:戰線總攻背水一戰攻略長安.


 

11/27

所有戰線維持拉扯/試探.

 


 

【三國志戰略版】S18陳倉之戰文字記錄/雜記 pk17007

【三國志戰略版】S18陳倉之戰文字記錄/雜記 pk17007

【三國志戰略版】S18陳倉之戰文字記錄/雜記 pk17007

【三國志戰略版】S18陳倉之戰文字記錄/雜記 pk17007

*圖二雙方前線部隊數量.
*圖三如影隨形支援數量.
*圖四星晨支援數量(軍陣左後方).


子午谷奇謀?:

11/28

子午谷往長安: 蜀軍聚集漢中主力軍(約4~500隊)/武都主力軍(因距離遙遠,約150隊)/

漢中偏師(約300隊)發動晨襲(7點消耗的任務參與僅有10人...).

8點成功集結/操作連地,一舉擊破魏軍超過900隊調動/駐守/停留,

(蜀軍攻下據點前,魏軍僅4x隊停留,等於同樣上陣至少850隊)

至此,拉距達2週之魏初級據點(位在子午谷?)久攻不下的戰役終於有所變化.

蜀軍士氣大振,雖然後續整日強攻依然無法單靠漢中主力軍擊破在據點後的魏雙軍陣.

 

祁山道往隴西: 蜀武都偏師仍然無法突圍冀縣(對牽制魏安定主力軍仍發揮作用).


 

11/29

子午谷往長安: 蜀軍再度集結漢中主力軍/漢中偏師晨襲,

成功做出連地,並聲東擊西成功搗毀魏安定偏師軍陣;

傍晚再將魏安定主力軍陣包圍後搗毀,

蜀軍前進約15里,距離下個魏軍前哨約30餘里(距離長安尚約80里).

 

祁山道往隴西: 蜀武都偏師即便有武都主力軍分兵協防,

也僅是日日勉強解除俘虜後,騷擾一波便再度被俘虜,

因此部分武都偏師將官治所已重振離開冀縣(80%已由魏安定主力包圍).


 

祁山道往上邽: 蜀武都主力則趁虛而入,沿官道上邽進發前進約20餘里,

但孤軍突破力道不算強勁,周圍仍有魏安定主力將官隨時準備集結圍堵.


 

11/30

所有戰線維持拉扯/試探.

子午谷往長安: 漢中主力軍需將據點後官道旁魏安定偏師門神俘虜拔除換成蜀治所,以保後續不被攔截,

故在搗毀後段魏弘農軍陣後,主要駐防於據點周圍等待門神拔除生效.


 

12/1~3

所有戰線維持拉扯/試探.


 

12/4

子午谷往長安: 蜀漢中主力+偏師藉突襲+軍陣降98,成功俘虜魏安定偏師門神,

封住鄰近魏初級據點左側的魏軍動線.


 

12/5

祁山道往上邽: 蜀武都主力在主動提出申請分派蜀漢中主力軍將官至此擔任指揮後,

因指揮系統有了更細緻的規劃,突破官道上邽魏安定主力軍門神,

距離隸屬魏軍上邽(中間無卡死之門神,僅剩營區),已縮短至約50里.
 

祁山道往隴西: 蜀武都偏師一度也有所斬獲,俘虜數位至右州支援之魏將官,

後續被魏安定主力軍全數救回.

 

子午谷往長安: 經溝通,蜀軍決議轉移部分蜀武都主力高等將官漢中主力軍中,

用以提升攻略長安之力道.

同時也因已隔絕魏初級據點左方門神+左州的大力騷擾,

蜀漢中主力+偏師軍向鄰近哨點推進有所斬獲,前進約10餘里.
*蜀軍前線距下個魏哨點約20里出頭.


 

12/6

所有戰線維持拉扯/試探.

祁山道往上邽: 蜀武都主力再度被擊退回初級據點對峙.

 

子午谷往長安: 為了阻止魏軍官道兩邊的攔截,
蜀軍僅能藉由軍陣破防+催城拔寨緩慢將路口撤換成自陣營門神,


 

12/7

所有戰線維持拉扯/試探.

子午谷往長安: 蜀軍已將靠近據點兩側路口撤換成自陣營門神.

12/1起駐足對峙於此處已達逾1週.


 

12/8

子午谷往長安: 魏安定主力+偏師+弘農主力,藉蜀軍左州厭戰,牽制力大幅下滑,

三軍團之力大舉進逼,使蜀漢中主力+偏師一度後撤近10里,

漢中軍總指揮不屈不撓,於晚間反擊,前進約5里.

然而,鑒於子午谷對峙多時無進展,加之此戰線魏援軍源源不絕,

蜀軍內部多已逐漸放棄勝利希望,僅為意氣之爭才堅持不退兵...

 


 

退兵/奇襲/對峙?

 

曾於12/4旁敲側擊(主因不具備長時間控場能力,故未直接建言),

 

試圖暫時放棄子午谷攻略,

突襲無法兼顧防線之上洛並劍指藍田強勢拉平局勢,再求後續:

 

由於魏安定主力大本營相距更遠,

蜀漢中主力軍僅派無內奸可能之核心部隊(減少魏軍集結時間),

400主+300攻城車,力求45分鐘內打下上洛;

 

後以時間差/人數差俘虜周圍魏軍門神約2~3層,

並在魏軍動員多數回援前,預先徵招7~10名將官反遷治所包圍控制上洛周遭.

(發布全軍指令,協助掩護遷城)

*魏軍從子午谷回援上洛約需20~35分鐘,且偏師高機率無法全員即刻動身.

 

在8小時免戰期間,預判應有足夠軍力抵達藍田城外窄口,

若能閃電俘虜在此處的魏軍門神(1~2層),則迅速反遷治所控制藍田周圍,

若無法順利俘虜,則建造軍陣,4天後相信依然有足夠軍力突圍.
(不須面對魏軍主力的支援:安定主力軍來此約需2~3小時,

同時蜀漢中主力並備有全陣營僅剩1次之犒賞三軍可使用)

 

平盤局勢有利打擊魏軍士氣或爭取已厭戰的蜀武都友軍提高牽制力請求,

屆時,子午谷奇襲或許有機可趁,一舉逆轉.

*但本人預測高機率蜀軍攻下藍田已無足夠時間再作其他打算,恐以平局收場.
 

無奈,最終總指揮認為放棄現階段戰果+成功機率不如本人預測高,故不採納,

現階段,魏軍在上洛已有更嚴密的監控+蜀軍的攻城車或已來不及分批集結+

蜀軍對勝利的希望/士氣逐漸熄滅,已錯失最佳時機...


 

12/13~季末

蜀漢中主力軍有鑑於強攻3週的子午谷依然無進展,在不退兵/和談前提下,
總指揮於今日公告撤除冗員,僅留菁英部隊於子午谷前線保持對峙/施壓.
進可期望魏軍因攻勢放緩而放鬆警惕,靜待最後一搏的時機,

退可緩解前線蜀軍厭戰氛圍/壓力,若無機可尋則逐漸退兵休養生息.

*估計因糧草輜重有限,蜀軍或已接受北伐失敗,不再謀求其他地區的攻略.

 



我是非官方銀劍文字史官,以上就是S18的所有內容了.
還沒有看過配將表/實戰測試統計(有勝敗數據紀錄),詳情可至下方連結進入.
內有自製表格可自行下載副本,改成屬於自己的配將表.
如有需要,右邊欄位也有分類可以找尋你需要的類型與標題.

 

若覺得這篇對你們有幫助,可以書籤存下來方便查找時打開來看看.

或是有痞客邦的帳號可追蹤我.
也可追蹤IG/FB粉絲專頁或YT(剛開始)即時收到發文/片通知.
*BTW,如內容有錯,也歡迎留言/私訊指教或討論.

謝謝各位!
 

 

主頁:  https://brian1990112.pixnet.net/blog

自製配將表格(在內文超連結處): https://reurl.cc/MRb0bX

FB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551052980

IG社群: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vinos_blog/

YT: https://www.youtube.com/@brian1990112


 

The Vino.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he Vino 的頭像
    The Vino

    Vino (威諾) 遊戲旅遊攻略

    The V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